
全运会田径比赛,最受瞩目的是百米大战。昨晚女子100米决赛,赛道上除了大家熟悉的韦永丽、陈妤颉外,澳门运动员吕艳兰是一张新面孔。这位广州暨南大学的在读研究生,第一次代表澳门登上全运会的最高舞台。
澳门队选手吕艳兰全运会女子100米比赛中。
踏上赛场很亲切
前一天的预赛,吕艳兰与陈妤颉同组,结果跑出11.62秒,不仅直接拿到复赛资格,而且刷新个人PB。昨天上午的复赛,吕艳兰又一次超越自己的极限,在与韦永丽、葛曼棋等名将的竞争中,以11.54秒冲线,将PB再度提升0.08秒。昨晚的决赛,吕艳兰在第9道跑出11.56秒,位列第七。
决赛结束后,剪了一头短发的吕艳兰被当地媒体截住,用粤语跟支持自己的家乡父老致谢。她说,有很多人包括内地的朋友都在关注自己,能用这样的成绩来回报,觉得很开心。“这次全运会由广东、香港和澳门共同主办,我现在在广州读书,所以踏上赛场的感觉非常亲切。看台上,我的老师都来给我加油。”

“苏中心”首名学员
吕艳兰在广州暨南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,她的另一个身份,是暨南大学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的运动员。这名天赋出众的女将,早在2017年就创造了澳门女子百米纪录。2018年,她又刷新澳门女子200米的纪录,被称为“吕飞人”。当地人说,如果“澳门高度”指的是338米高的澳门旅游塔,那么“澳门速度”的代表,就是吕艳兰。

虽然已是澳门体育的代表人物,但吕艳兰并没有停下脚步。在暨南大学,她成为苏炳添速度研究和训练中心揭牌后纳入培养的首名运动员,与更多内地优秀的短跑教练员合作。中心在2021年底由暨南大学、广东省体育局和中国田径协会共同组建成立,结合暨南大学基础研究和多学科融合的优势,主攻田径(短、跨、跳)训练的前沿技术,为粤港澳大湾区短跑人才培养和中国田径队训练水平的提升,提供支持和助力。2022年,吕艳兰在澳门田径公开赛上,将自己保持的澳门女子百米纪录改写为11.67秒,展示了这段时间训练的成果。
苏炳添(右二)指导吕艳兰训练
全运会上了一课
因为参加奥运会的备战集训,吕艳兰和广东省田径队的队员成为好朋友,并相互交流专项技术,“她们的竞技能力和技术在一个很高的水准,我追赶的话,需要一定的时间,而且我还有学业要完成。”为此,她很感谢暨南大学对自己的支持,“学校将我的课程都协调到上午,下午我就可以专心训练,训练结束后,晚上也有时间进实验室。”
国内高质量的田径赛事资源,也帮助吕艳兰不断提升比赛能力。2023年的广州田径接力公开赛,她代表澳门出战夺得百米铜牌。今年在成都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,她也成功晋级百米半决赛。
昨晚能首次跑进全运会百米决赛,吕艳兰坦言就像上了一堂非常有价值的课,“之前所有的比赛,我的后程都跑得不够好。半决赛中,我能感觉到自己在最后10米的问题,也准备在决赛中作出调整。比赛一结束,教练就过来帮我放松肌肉,但因为之前很少经历这么高强度的比赛,所以决赛枪响后,肌肉的疲劳已经让我使不上劲了。”吕艳兰说,回去后就把全运会的总结写进训练计划,为后面的大赛做好准备。

延长生涯为追梦
明年,吕艳兰的目标是参加2026名古屋亚运会和在天津举办的第12届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。在暨南大学的训练和生活,让吕艳兰相信运动生涯还远未到终点,自己还有许多潜力可以挖掘,“每一场比赛都会有运动员创造出好成绩,对我来说,每一次和她们竞争,也在提升自己的成绩,让我对短跑这项运动的认识不断刷新。所以,我一天也不能松懈。”
吕艳兰拿老师、亚洲百米纪录保持者苏炳添举例:短跑每突破0.1秒都要花很长的时间,在力量训练和速度、耐力方面要求很高,而苏炳添每进步0.1秒都是跨过一个很大的坎。因此她在暨南大学继续深造,也是为了获得短跑训练上的系统指导,追逐自己的梦想:“把运动生涯维持在一个更长的周期,去实现我的目标。”
新宝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