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到2025年全运会,我相信我们一定能重振旗鼓,至少取得前八名,甚至站上领奖台。”
陈叶君的四年之约,掷地有声。昨天,当上海女乒在全运会赛场夺得团体铜牌,时隔42年重返全运会领奖台的那一刻,姑娘们流下了幸福的泪水,主教练陈叶君与队员们逐一击掌,转身走向卫生间的背影里,藏着他再也忍不住的动容,“她们长大了,上海女乒会越来越好。”
上海体育 王佳斌摄
重建之路
上届陕西全运会的每一幕,杨屹韵都记忆深刻。最后一场对阵山东队,上海队已提前无缘晋级,但她仍坚持战至最后一分。“感谢陈指导给我以小打大的机会,今年的成绩,离不开上一次全运会的磨砺。”
时间拨回2017年天津全运会前,陈叶君担任代理主教练,全运会结束后,一批老将退役,队伍面临重建。“不破不立”成为关键词,陈叶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将15岁的杨屹韵、14岁的陈熠正式推向成年人的赛场。“从2018年全国锦标赛开始的周期可谓一路输过来。”陈叶君回忆道,压力如影随形,但他深知,青春的成长总要经历阵痛。
新华社照片,澳门,2025年11月18日\n 11月18日,上海队选手杨屹韵在女单比赛中回球。最终,她0比3不敌山东队选手陈梦。\n 当日,在澳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半决赛中,山东队3比2战胜上海队,晋级决赛。\n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
2022年,孙铭阳的加盟,为上海女队补齐了最后一块拼图。孙铭阳也清晰记得自己的第一届全运会,代表宁夏队独自征战的她,上去打了两场球,输了4个世界冠军就下来了。第二次全运会拿到铜牌后,她曾叩问自己“四年后会是什么样子”,如今答案清晰:“来到上海队,我要做稳定军心的人,不能有太大波动,要给同伴传递正向力量。”
上海队的进步有目共睹,在全国赛场上,从16进8折戟,到闯入半决赛,再到去年斩获银牌……携手走来的每一个时间节点,她们如数家珍。“以前我不敢奢望领奖台,阳姐来了后,我们的心越来越定。”杨屹韵说。
新华社照片,澳门,2025年11月19日\n 11月19日,上海队组合陈熠(中)/孙铭阳在比赛中,她们3比0战胜黑龙江队组合张瑞/范姝涵。\n 当日,在澳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女子团体铜牌赛中,上海队3比0战胜黑龙江队,获得铜牌。\n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
热血笨蛋
十五运会半决赛,她们再遇拥有陈梦的山东队,4个多小时,打满5局的上海队虽最终惜败,但这场较量早已超越胜负。
走下赛场,姑娘们难掩失落,泪水无声滑落。“输赢都得自己消化,回到赛场重新拼就好。”陈熠的话语平静却有力量。孙铭阳看在眼里,疼在心里:“小杨在决胜场对阵奥运冠军陈梦,换谁输了都会难受。”
归途的压抑并未持续太久。陈熠3点入眠、7点醒来,杨屹韵更是一夜未眠,浑身酸痛的她一度生出畏难情绪。来到铜牌战,看到首场陈熠“拼得像热血笨蛋”时,杨屹韵猛然警醒:“她们都这么拼,我没有理由退缩。”
“第一届全运会是纯粹冲击对手,第二届责任和压力更大,但机遇也并存。”陈熠直言,如今对比赛的渴望远超从前。孙铭阳则坦言:“我们整体实力或许不算最强,但靠着信念支撑,我们一次比一次更好。”
新华社照片,澳门,2025年11月19日\n 11月19日,上海队组合陈熠(右)/孙铭阳在比赛中庆祝得分,她们3比0战胜黑龙江队组合张瑞/范姝涵。\n 当日,在澳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女子团体铜牌赛中,上海队3比0战胜黑龙江队,获得铜牌。\n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
亲密无间
从少年赛场上的对手,到全运会并肩作战的队友,陈熠与杨屹韵的默契,藏在一个眼神里。儿时,陈熠在中乒院、杨屹韵在曹乒校,全市各类比赛中各有胜负;如今并肩作战,从2020年全国青年锦标赛负于广东队,到次年夺冠,她们的成长轨迹紧紧相连。
杨屹韵看似严肃,说着说着就会露出甜甜的笑容,却坦言自己是“爱哭鬼”:“在澳门天天掉眼泪,这是我驱散压力的方式,抹完眼泪继续拼。”她为陈熠的进步感到开心:“和她一起打团体,越来越心定。”
由于三人都在国家队,平时在上海队合练的时间并不多。默契从何而来?“我们都在国家队一起训练,加上乒超联赛的历练,大家心气很齐。”孙铭阳的话里,道出了这支队伍的凝聚——无关磨合时长,只关乎同心同向的信念。
新华社照片,澳门,2025年11月19日\n 11月19日,上海队选手杨屹韵在比赛中庆祝得分,她3比1战胜黑龙江队选手车晓曦。\n 当日,在澳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女子团体铜牌赛中,上海队3比0战胜黑龙江队,获得铜牌。\n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
成长无止境
全运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马拉松,冠军只有一个,输球是运动员的必修课。如何收拾情绪投入下一场,陈熠说得淡然:“这是每个运动员必须掌握的技能,没什么刻意的。”孙铭阳坦言:“我们在国家队没走到最顶尖,更习惯面对失败。明知道可能输,还是想拼一把。”
而在这支充满力量的队伍里,还有左手将马小惠与全国青年锦标赛冠军易爱川,为陈叶君的排兵布阵增添了更多可能。“两位小将的成长,会让队伍越来越好。”陈叶君觉得,上海女乒未来可期。
新华社照片,澳门,2025年11月19日\n 11月19日,上海队选手孙铭阳在比赛中,她3比2战胜黑龙江队选手范姝涵。\n 当日,在澳门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女子团体铜牌赛中,上海队3比0战胜黑龙江队,获得铜牌。\n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
关于乒乓球、关于团队,姑娘们有不同的见解。陈熠说:“我现在只想专心打好球,不纠结这个过程是否枯燥。”杨屹韵的表达更为直白:“我一直觉得打球挺痛苦,但这份痛苦里藏着花钱买不来的价值,尤其是赢球后的成就感。”
从四年前的稚嫩青涩,到如今的责任与压力并行,上海女乒用青春与坚守证明:所有的等待与磨砺,终将绽放最美的风景。

新宝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